2015年8月19日 星期三

正念引導員簡玉如,對青少年正念覺察二日工作坊的觀察心得 <授課老師: 張世傑 | 日期: 7/21.22>

       課程的開始老師詢問:『現場有多少人是被爸媽們『要求』來參加這兩天正念課程的請舉手?』,放眼一望,約有三到四位的孩子們舉手,側目觀察了一下身旁舉手的年輕人,一副亮眼的白色全罩式耳機,一本三百多頁的輕小說,和一支智慧型手機,大方擺放在前方的地板上,我心想,『嗯,這是隨時準備要讀手機或看書的架勢,果然是一副不情願來上課的模樣….』

        奇妙的是,隨著課程的進行,這位年輕人原本酷酷的面孔越來越放鬆,逐漸出現了笑容,傍晚課程結束前,老師又問:『今天的活動中,哪一個活動讓你覺得最有趣?』輪到該年輕人回答時,他說:『都還不錯啊!』

        啊哈,這就是世傑老師的厲害之處,名稱聽來冷硬的『正念減壓』夏令營,竟然能讓孩子們覺得有趣且收穫豐富,在一旁觀摩學習的我看到了老師的特質以及備課時的用心。

        先從老師的特質說起,正念根據卡巴金的定義是『時時刻刻,不帶評價的覺察』,這其中包含了『不帶評價』和『時時刻刻的覺察』。對孩子們而言如何能對自己不帶評價,當然首先要從照顧者等大人身上獲得完整、不被評價的接納開始。

        世傑老師對孩子們的接納是自然流露在言行之中的,他說:『你們要趴著、躺著都沒關係,在這間教室裡,只要不干擾到其他人,怎麼上課你覺得自在就好。』課堂中的互動,老師鼓勵孩子們發揮創意、跳脫框架的回答問題,制式的回應絕不會是唯一、正確的答案。

        這不禁讓我反思,當沒了『標準』答案,什麼才是『對』的呢?這個提問挑戰了多數大人對教育的期待,二元思維是大人常有的慣性,好壞、對錯、優劣看來絕對,孩子們成長過程中就是在學會『正確』的答案,達到『優秀』的標準,考進『排名好』的學校,當一位『懂事乖巧』的學生。

        目標明確且執意追求的結果,往往少了探索思考的珍貴歷程和彈性,極有可能,在絕對標準下被歸類在『好』向度的孩子,失去了自覺和自決的能力,認為只有夠好才能繼續被愛,因此終其一生要求自己表現完美。另一端被歸類到『壞』向度的孩子,則鄙棄自己的價值,無法欣賞自己內在本俱的良善珍寶,日後的人生中選擇放棄自我,或追尋填補自卑黑洞的輝煌成就。孩子們對自己的批判,來自於成長經驗中不斷被比較和被評價的結果,而這背後有著一種無法接納孩子真實面貌的態度。

        這兩天,我們在正念營隊裡學習覺察和接納。老師對孩子們如其所是的接納,是最真誠,最有力的示範了,當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實樣貌能被老師關注、鼓勵和接受時,自在輕鬆的感覺油然而生,孩子對自己的存在更有信心,自發性的覺察力也就更敏銳了。

        除了從老師的包容中學習接納自己外,老師也示範了對情緒的接納。老師說:『奮力追求產生的緊繃感和慣性逃避產生的無力倦怠,看似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,帶來不同的行動結果,但其實兩者背後的核心是相同的,都是執著。而放下執著最好的方式就是接納。』在回答家長的疑問時,老師分享自己多年來學習正念的體悟,人們往往以激勵和目標導向的方式訓練孩子有所成就,以正向積極的態度,如cheer up , chin up等取代害怕,悲傷和沮喪等,被定義為負向,容易喪志和導致失敗的情緒們,長期下來,未被消化,不被承認的壓藏在心底,久了會發酵,發臭,最後絕地大反撲,成了身體或心理的致病原因。

        再來對於老師將覺察融入活動中,讓孩子以體驗的方式經歷五感(眼、耳、舌、身、觸)的覺察、情緒的覺察(恐懼、開心、憤怒和無聊等)和念頭的覺察等,豐富而有創意的活動設計,讓孩子們時而聚集在螢幕前方搜尋圖片的線索 ; 時而閉眼默數著節拍的次數 ; 時而頭頂書本維持平衡的行走 ; 時而用背部認讀書寫出來的文字 ; 時而聽著故事經驗自己慣性升起的情緒和念頭 ; 時而望著要爆破的氣球感受想像的強大威力,老師常說:『恐懼是想像出來的,當我們面對它,其實看見的它不如想像中可怕』。

        密集的活動安排穿插在有限的時間中,兩天課程下來,不只孩子們投入,一同參與的家長和觀摩伙伴也找回像孩子般的童心,課堂中經常看到激動的家長在找到『答案』或得到勝利時興奮大喊的模樣。

        在許許多多的活動裡,老師用著生動的肢體語言和幽默的回應,將體驗的主題一次又一次的帶回覺察,而貫穿這所有活動的就是每二十分鐘會鈴響一次的『六次呼吸』覺察鈴聲,孩子在談笑中停下來感覺自己的呼吸六次、在影片觀賞中停下來觀察呼吸六次、在失去覺察的時刻以鈴聲提醒孩子們再回到呼吸覺察,頻繁的練習著這一件看似簡單,卻經常被忽略的重要事,『覺察呼吸,活在當下』。

        跨越成績表現和許多『應該』的規矩,孩子們在正念減壓的營隊中,開啟了一雙覺察的眼睛,學習看見自己的模樣、接納自己的限制、欣賞自己的美好和承認自己的情緒與需要,這一切的學習將持續在孩子的生命中進行著,值得慶幸與感謝的是,在今年暑假,因為正念減壓青少年營隊的關係,讓這一切有了一個美好的開始。

撰文者: 正念引導員 - 簡玉如

關於簡玉如老師:
  • 2011年接觸正念減壓並完成八週正式課程。(至今完成十個梯次的八週正念減壓課程)
  • 參與卡巴金博士北京身心醫學正念七日專訓
  • 參與卡巴金博士臺北三日工作坊
  • 參與Richard Davison正念與慈悲禪定研討會
  • 參與Mindful School師資培訓課程
  • 參與胡君梅老師五日靜觀進階課程
  • 帶領過多場青少年及兒童正念活動,目前持續參與胡君梅老師帶領的正念師資培訓讀書會
  • 在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帶領每週四晚上的舊生固定團練
想參加簡玉如老師帶領的正念減壓舊生共修團練,歡迎上網報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